武城县人民法院家事审判改革

2017-07-12 15:47:53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武城县人民法院家事审判改革

  考察报告

  康保法庭助审员张小娟

  “家稳天下固”、“家和万事兴”是中国人内心对家庭最朴素的信仰。随着改革逐渐步入深水区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流动规模的不断增大,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这些兴起的网络热词以及离婚率的不断上升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视线内,这是经济发展的阵痛,也是我们这一代法律人必须要解决的社会矛盾,从而为社会和谐发展保驾护航。很荣幸有机会到全国家事审判改革先行者武城县人民法院进行考察学习,除了感受到作为孔孟之乡的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底蕴外,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武城县法院的同仁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洒脱干练不让须眉的陈晓静院长,不苟言笑但聊起工作却如数家珍的吴光辉院长以及与我年龄相仿却已经是行业领跑的吕莹法官。我们听取了家事审判改革报告外,双方就各自在工作上遇到的棘手问题进行了一下经验交流收获颇丰,有几点小小的感想记录下来以慰舟车劳顿。

  一、家事审判要从“情”着手,注重调解

  离婚纠纷、继承纠纷、抚养费、赡养费的追索等家事案件都是发生在最亲的人,爱情也好、亲情也罢,在中国人厌诉的心理基础下,和最亲的人对簿公堂应该是最无奈之举。问题的症结在于心结,所以在办理家事案件的时候要格外注重调解,解开误会。作为一名年轻的法官,在面对繁琐的家事纠纷时没有足够的耐心听取当事人的意见,缺乏婚姻生活经验是我的木桶短板,但是希望在以后的审判工作中能够认真听取当事人的意见,从柴米油盐中找到突破点,争取案结事了,而不是单纯的分财产、分孩子,用一纸冷冰冰的判决粗暴结案。

  二、引入心理疏导员及家事调查员,多方配合

  人争一口气佛受一炷香,心气顺了矛盾自然就迎刃而解。尤其是在诉前阶段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能够使当事人放下成见主动进行交流,和好的概率较大,而且从源头上解决矛盾,办案的时候最欣慰的时刻不是结案的时刻,而是当事人撤诉后携手回家,互相谅解。因家事案件当事人的诉讼水平及举证能力普遍较低,存在证据收集难、固定难。诉讼阶段家事调查员便可以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大多为当事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成员等基层群众,贴近生活,更方便调查当事人的身心状况、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文化素质等情况,能够探明矛盾及事实根源,向法官及时反馈后能够更有效合理解决纠纷。在康保县的多数离婚案件中出现最频繁的词汇莫过于“打骂”、“家庭暴力”,如果经过家事调查员调查属实的话可以向双方当事人发出人身保护令,在证据不足以判决离婚的情形下可以进一步保护弱势一方的人身及财产权益,不至于矛盾过分激化。唯一遗憾的是家事调查员的调查情况不属于证据,不能用来作为定案依据,希望借助一乡一庭、人民陪审员的力量在收集手段、方式以及程序规范的情况下逐步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三、不公开审理,构建客厅式与圆桌式庭审

  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隐忍的个性也好、虚荣也罢,对面子的片面追求很多时候导致当事人作出极其违背自己内心的决定,所以家事案件一般情况要不公开审理,减少外界无谓的干扰因素。武城县法院的一个可视化的改革亮点是庭审方式的改革,很贴心的创新了客厅沙发式以及圆桌式庭审,让当事人在庭审时不必太过严肃,心理不设防,重温家的温馨,在审判方式上要从情感修复着手,摒弃就分孩子、分财产的修罗场,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在沙发式及圆桌式的法庭布置下,当事人的称谓不再是冰冷的原告、被告,而是丈夫、妻子,父母、儿女,让当事人不觉得是在庄严的法庭,回归家庭。庭审时播放结婚录像回忆美好的时刻,多想对方的好,多思自己的错,从而促进双方积极化解矛盾,共创美好未来。

  结合我院处理家事案件的审判实践,抚养费、赡养费追索案件多数案件审判过程中能够综合运用把握亲情要素,场面感人,更注重亲情的修复,一般能够以调解方式结案,且做到案结事了。离婚案件老法官的调解率较高,年轻法官调解率较低。个别案件甚至出现当事人起诉三次、四次还是不判决离婚。主要原因就是原告无法提供具体确实的证据能够证明双方夫妻感情破裂,也没有调查员等参与无法掌握第一手资料。其次就是处于个案特殊性以及其他综合因素考虑,认为不应当判决离婚。导致在离婚诉讼时原告过于被动,有的当事人为了能够离婚经常会选择牺牲自己在财产方面的大部分权益。被告掌握节奏,甚对司法威严造成一定的影响。武城县法院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部分举措是可复制的,建立多元化家事纠纷解决机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妇女、儿童及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综上,家事审判改革的紧迫性已经无需赘述了,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学习,多多探讨,能将上述学习经验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写下这些的时候正值全国高考,希望我们的家事审判工作能够给孩子们增添一份安静、一份和谐以及一份自信,祝福他们考试顺利金榜题名。

关键词:审判 家事 的 一 当事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责任编辑:曹丽飙

相关新闻

主管单位:中共张家口市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序号:冀ICP备10001396号-1    技术支持:长城网